珲春市在区位、生态、资源、政策、人文优势的基础上,坚持软环境是重要生产力理念,着力打造珲春第六优势——环境优势,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。
健全工作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
该市多次专题研究部署软环境建设工作,着力整治“中梗阻”。健全工作机制,依托原外服中心组建市软环境办,全市122个单位均成立软环境领导小组。建立“珲春市软环境群”和“珲春市各行业群”。探索提出“一二三四五”工作理念,即一个目标(打造一流国际软环境——珲春第六优势),两个特色(对外服务环境,对内服务环境),三个标准(群众满意、客商满意、企业满意),四个理念(人人关心软环境、人人建设软环境、人人监督软环境、人人宣传软环境),五个重点(规范服务严履职、监督问责促自律、宣传教育以治心、为企减负求实效、和谐政商要“亲、清”),下发发展软环境建设10个相关文件,用制度硬约束推进软环境建设。
优化内外环境 提升服务质量
该市坚持“对内环境和对外环境”两手抓、都要硬,多措并举持续发力,为珲春大开发、大开放、大建设、大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在优化对内服务环境方面,一是落实“放管服”。通过减少项目审批层次和环节、实行“一站式”集中审批服务、建立完善重大项目领办代办制度等,简化办事流程335个,压缩审批时日293个,373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。二是建设大通关。一季度,珲春海关累计受理报关单6680票,同比增长52.93%。 三是全力助项目。充分利用已筛选出的国家、省州下放的政策,继续细化招商政策,为来珲春投资兴业的企业在专项资金、产业升级、未来发展规划、税收、土地、人才等方面提供支持。四是抓好法治环境。开展“送法律进企业”“创建诚信守法企业”等专题活动,积极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、企业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指导。五是创优人才环境。启动人才公寓建设项目,首批两名博士研究生、10名硕士研究生完成入住。积极推进延边大学珲春校区建设。六是为企减负,杜绝涉企四乱行为顶风发生。
在优化对外服务环境方面,创新实践“以外服外”。聘用外国人服务外国人,利用电话、网络、新媒体等渠道受理咨询投诉,协调各方化解矛盾纠纷。以打造“外国人之家”为抓手,突出提升创业服务、生活服务、信息服务、维权服务四个“服务”,优化语言环境、信息环境、消费环境、医疗环境四个“环境”。高薪聘用外国教师、记者、贸易人员等,为珲春发展注入多元化人才元素。
加强宣传教育 推进履职尽责
深入开展“软环境在我心”大家谈活动,在全市范围营造人人关心软环境、人人建设软环境、人人监督软环境、人人宣传软环境良好氛围。
引导全民招商、多元招商,加大“走出去、请进来”力度,大力宣传国家优惠政策、省州优惠政策、珲春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出口加工区优惠政策。
充分利用省州媒体聚焦软环境,进行系列宣传。
从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新闻工作者、企业董事长、政府工作人员、社会组织中选出150名软环境监督员,设立22个省州市监测点。
通过电话了解、实地交谈、监督员反馈、走访群众等形式,对全市(合作区)公务人员、企业个体、各界群众等203人发放涉软问题调查问卷。
如今,“软环境建设只有起点,没有终点;只有更好,没有最好。”已在珲春上下形成共识,全市总投资2300亿元的260个重点项目顺利实施。